充分利用“结亲连心”、“第一书记”等工作平台,市政协机关直接联系群众700多户2500多人……
通过深入开展“岗位创优”活动,带动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开展社会服务活动500余次,为困难弱势群体捐款捐物1600余万元……
积极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15次,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40多次,参加的委员和部门人员600多人次……
这一连串的数字是临沂市政协交出的一份实实在在的为民答卷。自今年3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临沂市政协围绕服务大局助力民生不松劲,使开展活动的过程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泛好评。
联系群众无缝对接
在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临沂市政协就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归纳梳理起来,大家批评最多的是“下去不多”,意见最大的是“到基层走过场”,最为期盼的是“同群众再近些再亲些”。
闻之知错,立行立改。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基层群众的直接联系,临沂市政协制定出台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政协基层群众办法》。办法规定,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个县区政协、1个乡镇政协、1个村居社区、2至3户困难群众和住县区市政协委员,并制定了分工联系表,确定了联系对象,明确了联系服务方式和内容。办法出台后,临沂市政协主席徐涛多次带头到联系点蹲点调研,到群众家中唠家常、走亲戚。在特困党员李宗振家中,徐涛与老人亲切交谈,询问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希望他继续发挥模范作用,关心支持村里工作,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
扩大基层群众参与,是推动政协履职工作更加接地气的重要源泉。今年以来,临沂市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都视情邀请2-3名群众代表参加,鼓励他们站在不同角度发表意见见解,确保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贯穿于视察全过程。实施以来,各方面反映较好,达到了委员更加积极参与政协履职、群众更加熟悉了解政协组织、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效果。
委员履职落地生根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了神”、“充了电”的,不仅仅是政协机关工作人员,还有全市3600多名政协委员。
他们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践行群众路线,政协委员就是要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在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中体现一名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
同时,着眼于更好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临沂市政协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今年还在委员中深入开展了以“四要一不”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创优”活动,通过认真组织发动、界别载体带动、考核督促推动,委员的政协意识、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活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临沂市政协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岗位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召开培训会议,完善考评办法,加强分片指导,推动社情民意工作实现了较大进步。截至目前,市政协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653篇,向省政协上报437篇,编发《社情民意》信息127期。
履职工作有章可循
“《机关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出台了,这可是和评先树优、竞争上岗挂钩的。”
“民主监督员改聘为派了;重点提案遴选督办有硬杠杠了;以后会议实行审批制度了,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召开。”
……
为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而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范一经出台就在全市政协系统引起了广泛讨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活动开展以来,临沂市政协始终坚持把建章立制工作融入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紧密结合政协工作实际,着眼于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学习教育阶段,针对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政协视察实效性不够强、政协机关工作缺乏创新的问题,研究制定了《政协委员视察办法》、《关于加强机关工作创新的意见》。在整改落实阶段,根据群众意见和查摆出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改进会风文风、转变机关作风、厉行勤俭节约、规范党内生活等方面的19项制度建设任务。制定的《界别活动暂行办法》、《选派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暂行办法》,以及《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中作用的意见》等制度,对政协委员履职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全市政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