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开文苑满眼春
——记山东鲁菱果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敬滋
他是一名企业管理者,任职公司副总经理,要应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的诸多事宜。他是市作协主席,麾下聚集着一批热爱乡土赞美乡土的作家作者。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撰稿人和摄影者,消息通讯、经济调查、诗歌散文、人文摄影、出版作品等,无所不能。他就是文学艺术界别政协委员张敬滋。
张敬滋中学时代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从此与文学结缘。进入企业工作后,对文字和写作仍旧痴心不改,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大量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文章。他撰写的《我国浓缩苹果汁十企业联合应对美国反倾销纪实》一文入选《中国当代理论文献》;《我国十家果汁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案胜诉》《打赢“洋官司”的五点启示》被新华社《内参选编》《动态清样》《经济参考》刊登;《中国小苹果做出世界大文章》入选《中国食品产业地图》一书。业余时间,张敬滋还出版了极具艺术创新意味的个人作品,2008年出版新型语像图书《张敬滋:我的平民语像》,2009年出版《张敬滋:我的博客语像》,2011年又凭一己之力出版了《乳山艺术家》,至今为人所称道。
2009年9月,市作协成立,同时《大乳山》文艺创刊,张敬滋走马上任市作协主席。企业管理的工作不能丢下,作协乃至全市文坛的热望更不能辜负,张敬滋只能全力以赴。为了鼓励本市作家作者深入基层增加生活体验,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张敬滋经常性牵头组织基层采风活动,进企业、下厂矿、进农村、走学校,增加大家的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性认识,更把人心人力紧紧地凝聚在作协这面旗帜下。文学创作需要交流,张敬滋就经常联系组织征文比赛,鼓励新老作者相互切磋创作经验,更不遗余力发掘和提携文坛新秀。同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与市外作协组织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的文学创作理论和创作经验。迄今,《大乳山》文艺已经出版15期,囊括了本地各个文化盛事,从内容质量到编辑排版,均在业界誉不绝口。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协组织所团结的作家作者们则是滋润这个城市灵魂的一股股活水,是灵魂中的灵魂。作协组织的活跃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文化的活跃程度和繁荣水平。市作协成立以来,先后有刘方计、姜增产、李振华、辛明璐等8位作协成员相继出版十余部文学作品,作品数量和质量在威海市均属首屈一指。继《映山红》《雪里红》之后,姜增产的“三红”系列之三《一品红》也将在今年11月份出版,届时又将为我市文坛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每有人出版新书,张敬滋都要组织举行新闻发布会,并从个人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奖励。张敬滋还利用两年的业余时间,自费6万元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和辗转采访了100余位乳山籍艺术家,内容涵盖了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艺和电影等几大艺术领域,并与2011年辑成《乳山艺术家》一书出版。
谈到自己的时间安排,张敬滋笑言自己八小时之内在企业,其他工作则一般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完成。对他来说,所谓创作很多时候都是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厚积薄发,出差途中,可以构思一篇文章,上下班路上,就能撷取一二条新闻,工作间隙,亦可捕捉到从经营到社会再到人生的诸多灵感。《乳山艺术家》辑录期间,每位艺术家的联系、采访、拍照及其信息搜索,张敬滋全部在业余时间完成,有几次,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他驱车从乳山到威海一个来回。除了新闻、文学创作,张敬滋也爱好并擅长摄影,目前系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威海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乳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并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各大报刊发表或在摄影比赛中斩获奖项。
身为一名文学艺术界别政协委员,张敬滋热心并致力于推动本地文艺创作、本土文化发掘和文化繁荣事业,不断深入到广大文艺爱好者、从业者及普通民众中间,并积极征求其对文艺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先后提出了关于设立文学艺术精品讲理的建议、关于加快威海旅游纪念品发展的建议等政协提案。“每个作家作者都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笔去讴歌我们的时代和社会……”这是张敬滋的心声,也是他领导下的市作协的旗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