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委员履职方式
青岛市政协提案工作实现全程网上运行
今年的青岛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许多委员欣喜地发现,新开发建设的提案动态管理系统已经全面投入使用,提案工作彻底告别纸质提案。
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青岛市政协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委员履职方式,改进委员履职手段,先后建立了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短信会议通知平台、界别委员微信群、宣传信息交流平台、社情民意信息网络报送平台、全会微博、提案动态管理系统等,特别是开发使用的提案动态管理系统,有力地推动了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
提案动态管理系统以互联网和青岛市电子政务专网(金宏网)为依托,具有全程性、互动性、便捷性特点。它通过内外网兼容,使每一件提案从撰写、提交、审查、交办、签收、查询、统计、反馈、评估到存档,实现了全过程网络化运行,是青岛市政协着眼于全面提升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借鉴全国和地方政协提案信息化建设经验基础上,建设开发的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提案动态管理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系统呈现出了智能便捷、全程跟踪和多方互动的鲜明特点和优势,得到了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智能便捷 为提质增效提供加速器
“今年市政协开发的提案系统非常好,操作简单,登录系统不用自己记密码,只要带着手机就行了,随时可以查阅所提提案的审查、交办情况以及往届的提案信息,以往还要输入委员的证号、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现在只要输入案由和内容就可以提交了,而且提案提交成功和审查立案后都会收到一条提示短信,非常方便。”青岛市政协委员、民进青岛市委副主委赵高潮在全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新开发建设的动态管理系统与1996年开始使用的提案管理系统相比,系统登录安全便捷,委员身份自动识别认证不受限制,让委员能随时通过网络提交提案,既可以通过系统了解提案的立案、交办和办理情况,也可以直接反馈提案办理的意见建议。政协委员可以根据系统智能提示功能查阅往届相关提案内容和办理意见,避免提出重复、滞后的提案,促使委员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精品提案。通过运用此系统,提案质量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立案率也由去年的85.8%上升到92.5%。
全程跟踪 为提高办理实效优化流程
全程实时动态跟踪是该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委员从撰写、邀请联名到提交提案,工作人员从审查立案到交办,承办单位从签收、办理答复到评议提案质量,一直到提案办理意见反馈、征询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系统均可以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可以有效地增进提案人、政协组织、承办单位的协商共识,促进提案的办理落实。特别是在提案审查环节,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程序建立起一套规范、严谨的工作流程,克服了以往人工纸质提案审查的随意性,增强了提案审查的严肃性。与以往办理系统不同的是新增加了提案签收、改办管理、办理时限预警和反馈评估等功能,以系统功能推动提案的办理落实。已连续担任三届市政协委员的姜志荣,在大会期间通过系统提交最后一份提案时高兴地发现,前面提交的三件提案已经审查立案了,在网上不仅能查阅到提案的具体承办单位,还可以通过系统如实反馈提案的办理情况。同时,该系统设计开发的提案办理评估模块,可以对每一件提案办理的全过程自动进行评估,然后对承办单位总体办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多方互动 为畅通民意架设新桥梁
党的十八大强调,“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青岛市政协在“提案动态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始终坚持、充分体现这一精神和要求,积极为提案人、政协组织、承办单位三方建立沟通协商办理机制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精神、要求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发挥网络系统开放性的特点和优势,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为方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增设了一条新渠道。“提案动态管理系统”专门设计了向市民公开征集提案线索的“市民参政厅”板块,广大市民通过该窗口可向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提案线索,供委员在选题、调研、撰写提案时参考,实现了提、交、办、市民“四方互动”,并使提案线索征集在网络上步入常态化,从而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市民参政议政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