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海岸带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母爱乳山,山青水绿,海碧天蓝。185.6公里的海岸线,是我市特有的自然资源。然而,随着海岸带利用率的提高,部分岸线遭到了破坏。为此,今年我市启动了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努力抚平“受伤”的海岸带。
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一个个烫金的生态名片印证了我市绿色发展的轨迹。近年来,我市整合区域养生养老资源,以健康养生社区和各旅游景区为依托,大力培育医疗康复产业、安全食品产业、高端养老产业、温泉疗养产业、运动健身产业、妇幼保健产业、健康产品产业等七个优势产业,努力建设全国健康养生产业先行区和社区养老产业示范区。然而,少部分业主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肆意违法经营,对海岸带造成了严重生态破坏。我市在前期排查中,查出违规打井200多眼,不断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度严重失衡;违法私上锅炉30多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废气,造成大气污染;违法占用林地5000余平米,造成大片防护林损毁;200多户浅海养殖、围填海养殖,改变了海岸线地貌,破坏了海岸线原生态环境;大批业户在缺少相应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进行建设、生产,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任意倾倒、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
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破坏了我市海岸线生态环境,对沿海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一些外地来乳客人也纷纷以各种方式提出整治要求,银滩居民孙桐说:“我觉得自然环境就应该恢复它本身的面貌,如果肆意养殖或乱搭乱建,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影响了整体经济发展,得不偿失。”
依法人性化推进整治
日前,银滩滨海路东段的数十间乱搭乱建民用板房已经被拆除。“原来这个地方都是乱搭乱建的工棚,周边还有渔民自己盖的小民房,对我们小区的建设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不久前,政府依法人性化地给这些渔民统一建了安置房,把这些临时板房拆除了。现在,小区前排的视野很开阔,方便了居民生活,也保护了海边的环境。”银滩龙悦海景花苑工程部经理刘学亭介绍说。
依法依规和人性化推进是我市海岸带综合整治工作的两大法宝。在海岸带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推进海岸带整治工作。针对辖区海岸沿线阀式养殖户和海鲜商贩密集的实际,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并帮助养殖户做好搬迁安置工作。6月份以来,徐家镇在实地考察和广泛听取养殖户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政府工作人员为浅海养殖户新建了28个安置房,并安排人力、物力帮助养殖户拆除民用板房。在得知养殖户郭某夫妻身患重病后,政府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慰问,并帮助二人将未搬迁的生活用品送至安置房内,从感情上对其进行感化,使得搬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目前,郭某的16间海岸沿线砖瓦房和3间活动板房已顺利拆除。
10月31日,滨海新区管委对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东南方向的三处沿海违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整治。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银滩分局执法人员多次深入当事人家中宣讲相关法规、政策。经不懈努力和积极沟通,当事人与滨海新区管委达成委托拆除协议。在拆除过程中,执法人员本着人性化的执法原则,提前预留出搬迁时间,协助违法建筑当事人对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保护性拆除,赢得当事人的赞许。目前,这三处违法建设均已被依法拆除,恢复了原有生态面貌。
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海阳所、白沙滩、徐家、南黄等沿海各镇积极推进海岸带综合整治工作,一大批违法建筑、非法围填海被拆除,海岸带综合整治成果初显。
我市各级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开展海岸带综合整治工作是大势所趋,不仅是上级的明确要求,而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高度负责。同时严厉打击各种阻挠、报复整治行动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海岸带整治的良好秩序。白沙滩镇小侯家村许某私自建设的违法建筑,未得到国土部门用地批准,属侵占国土资源的违章建筑。拆除前,镇政府、相关部门曾多次做其思想工作,讲解土地政策,动员其自行拆除。在动员未果的情况下,土地主管部门下发了行政处罚判决书,责令许某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和其它设施,并恢复土地原状,但许某概不听从。随后,相关部门依法对违法建筑进行了强制拆迁。在强制拆除过程中,许某夫妇暴力抗法,执行部门依法进行了制止。目前,许某夫妇已被市法院司法拘留,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对其非法占用的土地进行清理。在市拘留所,许某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深表后悔:“因为这样的事,我们夫妻都进了拘留所,还给家庭和孩子留下了污点……”
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认真研究海岸带整治后的修复和管理问题,防止违法违规现象反弹,提前搞好海岸带修复规划设计,切实提高沿海生态环境质量。